英国新闻 > 新闻 > 逸乐心禅--田旭桐水墨作品展

逸乐心禅--田旭桐水墨作品展

本篇文章1765字,读完约4分钟

 

田旭桐,1962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作品被中外企业机构、博物馆和私人广泛收藏。出版:《田旭桐黑白画集》、《空白艺术》、《禅-田旭桐当代水墨作品集》、《东张西望-田旭桐绘画作品集》、《半砚诗境-田旭桐诗画集》、《旭桐画经》、《秋月禅心-田旭桐禅意水墨作品集》等40余部著作。

由ARTMENG空间、青岛自贸文化主办,M50艺术区、红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支持的“逸乐心禅—田旭桐水墨作品展”于10月10日上午10时,在上海M50艺术区ARTMENG空间开幕。

 

 

展览自10月10日起持续至2020年10月31日,共展出田旭桐近期创作的32幅水墨作品。

《一水含月几分禅》 田旭桐 2018 纸本水墨 35x35cm

 

看田旭桐的水墨作品,让我不由自主想起宋明理学代表人物之一程颢“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名句。这些作品独特甚至有点另类,很吸引人,让人看了禁不住有些话想说。这样的作品,现时似乎不多见。

他用很简约的,符号化的水墨形式语言,凸显了一种空寂、澄明,以少胜多的图像风格。他专注地以禅的义理和意趣为依托,力图构建起一个既属于他,也能与现代人精神趋向同构的艺术世界。“禅”与他的创作理念、精神内涵和传达手法几个层面连缀在一起,这是田旭桐作品核心之所在。在他那里,所谓当代水墨,或者说水墨的当代性,正是以这种个人化的独特方式呈现的。

《坛经》乃《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六祖慧能幼年的移居地广东新兴,与我的故乡只相隔几十里,我在孩提年代就听过有关六祖的种种传说。不过,慧能在广州光孝寺、韶关南华寺的遗迹,以及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著名偈语,则是随着我年岁渐长才略得一知半解的。慧能的南宗后来衍变为禅宗正统,所提倡的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理论,还有著名的“顿悟”思想,自初唐以还,已渗透中国佛教、哲学、文化达千数百年之久,其对中国人群体精神和集体心理积淀的影响有多大呢?我想,无论怎么估计恐亦不算过份。

由此,再看田旭桐对于禅的专注和执着,便不免有会心一笑了。他的视觉传达手法很有个性,所运用的水墨语言至简,有如四言绝句字字反复斟酌推敲,且每每带上象征、寓意色彩。画面虚空简约,留给观者演绎遐想的空间特别宽广。其表达的某种澄明、寂无、遥渺之境,更要让人联想到禅悟的意趣。不过,我以为不应混淆的是,他的“禅画”,其实并非禅机义理的直观图解,而只是借用了禅的智慧、禅的机趣和禅的手法而构建的艺术世界,它归属于艺术的创造而非教义的注释。明乎此,方可解读田旭桐在水墨点线结构和画面空间布局上的美学追求。

在越出了中国传统笔墨的畛畦,脱离了《芥子园画谱》的勾皴点染规范之后,田旭桐汲纳了平面构成和现代设计的某些手法,甚至还有现代书法的若干元素。空间意义在这里变得至为重要,点、线与笔道的势能被有意识地强化,形象被赋予符号化意味。这些要素被整合一体,传达了某种意绪,某种情趣或某种心境。它们若隐若显,是超时空、超物象的。由于经常作超浓缩的处理,在观者眼中便成了图像化的偈语。

这是诉诸视觉的精神符号。对于行走在都市化进程中,备受框囿,备受欲望化挤压的现代人而言,精神的释放和性灵的自由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都应是精神的逍遥者。田旭桐水墨作品的价值,正在于它们以一种超然和悠然的方式再次提醒了我们。

 

 

梁 江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所长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作品欣赏:

《小憩一味禅》 田旭桐 2018 纸本水墨 37x37cm

《水醒荷花举》 田旭桐 2018 纸本水墨 35x35cm

《一堂荷风》 田旭桐 2020 纸本水墨 50x50cm

《夜静春山空》 田旭桐 2020 纸本水墨 50x50cm

 

《沿堤风景至》 田旭桐 2017 纸本水墨 50x50cm

《山远岚初上》 田旭桐 2018 纸本水墨 68x68cm

《藕风轻》 田旭桐 2018 纸本水墨 68x68cm

《过溪翠林雾》 田旭桐 2014 纸本水墨 68x138cm

《停桡水濛濛》 田旭桐 2014 纸本水墨 68x138cm

 

展览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M50艺术区3号楼105室 

Add.:Roo105, M50 Art Zone,50Moganshan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相关阅读:

本文标题:逸乐心禅--田旭桐水墨作品展    
  地址:http://www.puerle.cn/nens/20201011/455.html